約當產量法的賬務處理要怎么寫?
2022-11-21 17:50
約當產量法的賬務處理要怎么寫?
計算成本常用的約當產量法:就是將月末在商品的總數按照其竣工水平,折算成等同于完工產品的生產量(即約當產量),并把完工產品的生產量與在新產品的"約劑量"求和,組成"約當總產值"。再與所發(fā)生的生產成本相除,得到花費分配率,用分配率去乘完工產品生產量與在產品約劑量,進而算出完工產品應承擔的費用和在商品應保留成本。通稱約當產量法。
例:某企業(yè)C商品本月完工產品生產量3 000個,在產品數量400個,竣工水平按均值50%測算;原材料在進行生產前一次資金投入,別的成本費按約當產量分配比例。
C商品本月月初在商品與月損耗直接材料成本總共1360 000元,立即人力成本640 000元,產品成本960 000元。
①直接材料成本的分派:
因為原材料在進行生產前一次資金投入,因而應按照完工產品與在商品的具體總數占比進行分割,無須測算約當產量。
完工產品=1 360 000÷(3 000 400)×3 000=1 200 000(元)
在商品=1 360 000÷(3 000 400)×400=160 000(元)
②立即人力成本的分派:約當產量200個(400×50%)
完工產品=640 000÷(3 000 200)×3 000=600 000(元)
在商品=640 000÷(3 000 200)×200=40 000(元)
③產品成本的分派
完工產品=960 000÷(3 000 200)×3 000=900 000(元)
在商品=960 000÷(3 000 200)×200=60 000(元)
C商品本月完工產品成本=1 200 000 600 000 900 000=2 700 000(元)
C商品本月在產品成本=160 000 40 000 60 000=260 000(元)
竣工產品入庫的賬務處理:
借:庫存產品——C商品 2 700 000
貸:產品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2 700 000
匯總:不管原材料是不是一次資金投入生產制造,成本費用和產品成本都應約當測算分派這筆費用。
用約當產量法如何計算生產成本?
1.假如最初基本生產成本明細分類賬含有期初余額即在產品成本,要把最初在產品成本與本期發(fā)生的商品成本求和后,然后再進行完工產品和在產品成本的分派。
2.在選用約當產量法測算完工產品和在產品成本時,需要注意加料方法的不一樣,假如是生產制造開始的時候一次加料,直接材料花費嚴格按照完工產品的總數與在新產品的盤點總數進行分割,其它雜費依照完工產品數量及在商品約當產量進行分割;假如加料方式就是逐漸加料,即材質是在商品生產中是分批花費的,即在商品的原材料花費也需按竣工水平指數測算約當產量,再按照約當產量在完工產品與在商品中間進行分割。
3.在預估商品竣工水平指數時,一般是按商品的原材料消耗量定額
和工時定額來計算。針對分批加料的商品,按原材料消耗量定額測算;
針對其它雜費(人力、然料和動力產品成本)一般按工時定額測算。
計算公式:
前邊工藝流程總計預算定額工時長 (本工藝流程預算定額工時×50%)
每道工藝過程竣工指數=完工產品所有預算定額工時
假如是單流程生產制造,“前邊工藝流程總計預算定額工時長”為零,假如是多過程生產制造,“前邊工藝流程總計預算定額工時長”為前邊各工藝流程預算定額工時的合計數。
4.在預估在商品約當產量時,嚴格按照生產制造流程分工藝流程來計算。
每道工藝過程在商品約當產量=本步驟在產品數量×本工藝流程在商品竣工指數。
在算出各步驟的在商品約當產量后,將各個工藝流程在商品的約當產量求和,算出各工藝流程在商品約當產量合計數。
對于約當產量法的賬務處理怎么寫的這一問題,文章已做出詳盡的解釋,約當產量法是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與產品中間分派的一種計算方式,有關的賬務處理我已舉例說明的方式給大家展開了表明,詳情敬請關心網。
免責聲明:
本網站內容部分來自互聯網自動抓取。相關文本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或發(fā)布人自身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或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郵箱:zhouyameng@vispractice.com